Bsport体育户外基础知识集锦
栏目:户外知识 发布时间:2023-11-17 10:03:32

  户外基础知识集锦最近重新整理了一些户外基础知识,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我就集中在一个帖子里,发在下面,供各位驴友参考:户外旅游-露营-基础知识宿营营地的选择及其建设是关系到全部人员休息的大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近水:扎营休息必须选择靠近水源地,如选择靠近溪流、湖潭、河流边。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或是溪流边,一旦下暴雨或上游水库放水、山洪暴发等,就有生命危险。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区。背风:在野外扎营应当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向。背风不仅是考虑露营,更适用于用火。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危险。近村:营地靠近村庄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没有柴禾、蔬菜、粮食等情况时就更为重要。近村也是近路,方便队伍的行动、转移。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是应该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热太闷。防兽: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蝎药品和防护措施。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木灰,会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蝎、毒虫的侵扰。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是很容易招至雷击。建设营地:营地选择好后即要建设营地。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野外露营地,整个营地的建设就尤为重要,分以下一些步骤:1平整场地:将已经选择好的帐篷区打扫干净,清除石块,矮灌木等各种易刺穿帐篷的任何东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2场地分区:一个齐备的营地应分帐篷宿营区,用火区,就餐区,娱乐区,用水区(盥洗),卫生区等区域。用火区应在下风处,以防火星烧破帐篷。就餐区应就近用火区,Bsport体育以便烧饭做菜及就餐。活动及其娱乐区应就餐区的下风处,以防活动的灰尘污染餐具等物。卫生区同样应在活动区的下风处。用水区应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别上下两段,上段为食用饮水区,下段为生活用水区。3建设帐篷露营区:如有数个帐篷组成的帐篷营地区,在布置帐篷时,应注意:帐篷门都向一个方向开、并排布置。帐篷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4建设用火就餐区: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块儿,烧饭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大家拾来的柴禾应当堆放在区外或上风处。就餐区最好有一块大家围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块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了。5建设卫生区:卫生区即是解手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专门挖建茅坑,可以指定一下男女方便处即可。如果住宿天数在两天以上,即应当挖建,临时厕所应建在树木较密的地方,就不用拉围帘了。大家的大小便就应该在修建的卫生区里进行,而不应满山解,而大煞风景。6建设娱乐区:娱乐区只要是场地平整即可,并清理场地里绊脚、碰头的东西,有时在玩一些游戏时应在一个划定的圈子里拉上保护绳,以免不注意发生意外事故。住宿农家及旅店:农家及一些乡村小镇的旅店,这种住宿农家及小旅店蛮有趣味,特别在一些偏僻的小地方,点油灯,睡竹板床,窗户是纸糊的,楼板的木头做的,走在上面,“嘎吱、嘎吱”的响。人生应当各种滋味都体验一下。住宿农家比住宿小店更有意思,不仅是最直接了解农村的方式,同时也是体验农村生活的重要方式。但要注意不要影响农家的正常生活,并且要主动做事。住宿溶洞:在云南各地常可见到各种形式山洞,旱洞、水洞、穿山洞等等,住宿溶洞是野外旅行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住宿溶洞是既安全,又方便,是温暖、避风避雨的好地方。应当注意通风、水情及不要住得太深,并且小心动物的袭扰。露天露宿:露宿是野外生活的一种锻炼和考验,是一种更为接近自然的体验。在没有雨水、大风、风雪及霜的天气,应当试试露宿的方式,不用支搭帐篷等任何遮挡物。露宿地选择一块大树下的平地,铺上塑料布、防潮垫,再放上睡袋,睡袋上可以再罩上一块塑料布,或者在其上方挂一张防雨布,露宿主要问题就是防露水及蚊虫对人的侵袭,因而可以在睡袋的头套处罩一层纱网,可防蚊虫,再连夜的烧烟火,燃烟可以减少霜降和露水。另一种露宿的方式就是用吊床,优点就是不会被地上的动物袭扰(如蛇等爬行动物),在一些潮湿地带很适合Bsport体育,用吊床同样要在睡袋下垫防潮垫,并在吊床上方挂一张防雨布。有一种吊床式帐篷即有防雨蓬,同时还有防蚊虫的纱帐,很适合丛林宿营。最后清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护自然环境,撤营时必须将燃火彻底熄灭。垃圾废物要尽可能带出,丢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况无法带走时可将垃圾挖坑掩埋。登山常用术语和名词解释登山运动:体育运动的一类。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攀登各种不同地形的山峰或山岭。可分为*金字塔形兵站式登山、阿尔卑斯式登山和技术登山等数种。始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1786曰法国医生巴卡罗与石匠巴尔玛结伴第一次登山上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次年,由青年科学家德。索修尔率领的十九人登山队再度登上勃朗峰,世界登山运动从此延生。因此项运动首先从阿尔卑斯山区开始,故也称为“阿尔卑斯运动”。从1786年至1865年间,阿尔卑斯山脉海拔3,000--4,000米以上的高峰,相继为登山运动员登上,国际登山史上称此一时期为“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使用各种攀登工具和技术的技术登山曰渐推广,其活动地区也从阿尔卑斯低山区转向喜马拉雅高山区。1950年至于1964年,世界十四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内,相继为中、英、美、意、曰等十多个国家的登山运动员所征服,国际登山史上称此一时期为“喜马拉雅的黄金时代”。1964年后许多登山“禁区”被突破,开始进入从来无人使用过的难险路线年并在喜马拉雅高山区出现不用氧气登上高峰的阿尔卑斯式登山。中国此项运动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5年出现第一批登山运动员,1956年建立第一支登山队。1960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从东北山嵴登上珠穆朗玛峰,并于1975年将一个特制金属测绘觇标竖立在珠峰顶上,准确测出该峰的高度为8,848,13米。是为国际登山史上首次对世界最高峰高程的确切测量。1964上最后一座从未有过人迹的8000米以上的希夏邦马峰在多次登山活动中,登山运动员与科学工作者密切配合,进行了各种高山考察活动。阿尔卑斯式登山:一种不依赖他人,完全或主要靠登山者自身力量从事攀登各种山峰的登山活动。因系阿尔卑斯山区登山运动的早期活动形式,故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逐渐为金字塔形兵站式登山所取代。七十年代以来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月意大利登山家莱茵霍尔特。梅斯纳尔和彼得。哈贝勒首次不用氧气登上珠穆朗玛峰。1980月莱茵霍尔特。梅斯纳尔又单人从海拔6400米的营地不用氧气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为这一登山活动形式的发展开创了新途径。金字塔形兵站式登山:一种依靠大量雇佣人员的高山登山活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 来,国际登山运动曰益发展,攀登的高度不断上升,装备与食品的重量和运输量迅速 增长,登山者本身的力量难以完成在全部登山过程中所需物资的运输任务,故需大量 雇佣当地山区居民为登山队服务。登山队的人数与雇佣人员的人数比例一般为一比 三,即一个登山者配备三个辅助人员,组成金字塔形的层层设站,站站留人的“兵站式” 运输和支援线。此种登山活动已逐渐失去原先的体育意义。七十年代中期起,国际登 山组织开始大力提倡*阿尔卑斯式登山活动,以恢复登山的体育运动意义和作用。 技术登山:一种依靠熟练的攀登技术和各种技术装备专门攀登悬崖峭壁的登山活动。 始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著名难攀的阿尔卑斯山三大险峰(玛 达霍隆、埃格尔和古兰特。焦拉斯)的北壁路线均已被各国登山者征服。八十年代 起,随着攀登陡险山崖峭壁所用的各种装备不断改进,此种登山活动已从欧洲的低山 区引向亚洲的高山区。 保护: 登山运动术语。安全措施之一。是登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自我保护和互相 保护。前者指依靠自己的保护措施做好本人的保护工作。如在身后的可依托保护物 (如突起的岩石或打好岩石锥)上固定好保护自己的绳索等。后者指在攀登陡险的岩 壁或冰裂地区等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地区时,队员与队员之间相互进行的各种保护措 施。最基本的方法为“立式”与“坐式”两种保护方法。 冲顶:登山运动术语。指攀登高山过程中,在适应性训练、运输和建营等一系列登顶 前准备工作就绪后,向顶峰的冲击。成败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天气的好坏。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统计,各国登山队在喜马拉雅高山登山活动 中,因天气恶劣而导致登顶失败的,占全部失败总数的68%。 单攻:以单一座山为冲顶目标,登顶后沿原路下撤。 登山旅游:一种不登顶峰的旅行游览活动。登山爱好者背负必要的登山食品和装备结 组进入山区,观赏奇峰险岭,进行摄影和采集标本等活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随 着登山运动的发展而兴起。 登山营地:为登山运动员的适应休息和运输物资等需要而设置的营地。攀登海拔5500 米以上高峰时,一般设“基地营”和“中间营地”两种。前者是一次登山活动的指挥部和后 勤供应总站,也是登山队员经过适应性行军后,在突击顶峰之前进行休整的总营地。 设置位置要求:安全(无洪水、滚石、冰雪崩),便于观察所登目标的路线,便于取 水,能避风,曰照时间长,地势平坦,能以汽车与附近城镇进行联系。后者主要为登 山者适应高山特殊环境保境(缺氧等)而设置。在升高过程中,能逐步适应环境对人 体各部器官的基本要求和运输物资供应需要。营地之间的距离适中。一些国家的登山 队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大多建立六个营地,其高度大致为5300 米(基地营)、 6100 低压舱:测试和锻炼登山运动员对缺氧耐力的装置。不一完全密闭的小室,依靠抽气装置造成舱内的低压缺氧状态,并可按照需要调节至几千米或万米以上的模拟“高空”气 压。登山运动员通过在低压舱的耽留时间,可测试出其对缺氧的耐力,并由此测出运 动员的登高能力。在一般情况下,也可利用低压舱作为锻炼缺氧耐力的手段。 高山病:也称“高山适应不全症”。人体对高山缺氧环境适应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各种临床 表现的总称。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脉搏和呼吸加速,四肢麻 木,严重的可引起昏迷。给氧吸入后症状可缓解。又可分为高山反应、高山脉水肿、 高山昏迷、高山高血压、高山红细胞增多症、高山心脏病、慢性高山适应不全混合型 高山反应:登山运动术语。凡急速进入高山地区,或在高海拔山区居住期间,由于对缺氧不能完全适应而发生头痛、心慌、气促等症侯群,统称“高山反应”。无器质性的损 害,一般在一周左右即痊愈,亦有少数持续达数有者。持续三个月以上称“慢性高山反 登山装备:登山运动中使用的器材、工具、服装等的统称。分三大类:(1)宿营装备。包括帐篷、炊具、寝具和各种燃料等。(2)技术装备。包括登山绳、氧气装备、 侧量仪器、高度计、干湿度计、钢锥、登山铁锁、升降器、挂梯、滑车、雪铲等。 (3)个人装备。包括登山服装、登山鞋、高山靴、头盔、电筒、手套、防护眼镜等。 其特点是:轻便易携,坚固耐用,便于拆卸,一物多用。 登山绳:登山运动装备。分主绳与辅助绳两种。主绳长60--100 米,直径约10 毫米,每 米重量要求在0。08 公斤左右,抗拉力要求不小于1,800 公斤。过去多用黄麻制 作,近已改用尼龙纤维作原料。另有一种直径为8--9 毫米的主绳,每米重0。06 斤,抗拉力不小于是1,600公斤,用于攀登陡险岩壁。辅助绳长度根据各地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