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体育:户外常识系列收集之汇总doc
栏目:户外知识 发布时间:2024-01-29 16:58:04

  《户外常识系列收集之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外常识系列收集之汇总.doc(17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户外常识系列收集之汇总.精品文档.户外常识系列目录前言1第一部份3戶外常识系列之1-登山不宜赶进度3戶外常识系列之2-山野行走步伐4戶外常识系列之3-行程表及行程图7戶外常识系列之4-行进时间规律,熱身與休息控制10戶外常识系列之5-宿营地的选择12戶外常识系列之6-户外水处理的三种方式15戶外常识系列之7-野外遇险的求救16戶外常识系列之8-户外运动方向的判断方法21戶外常识系列之9-野外饮水与寻找水源24戶外常识系列之10-攀登的三拍法27戶外常识系列之11-攀岩的三点固定法28戶外常识系列之12-野外夜间距离判断的简单方法29戶外常识系

  2、列之13-户外运动的能量补充30戶外常识系列之14-攀岩的绳索32戶外常识系列之15-户外溯溪探险36戶外常识系列之16-户外野营38戶外常识系列之17-人工攀岩场40戶外常识系列之18-户外运动之下降42戶外常识系列之19-攀岩过程中的拉筋要领45戶外常识系列之20-户外攀登常用术语46戶外常识系列之21-安全攀登确保安全47戶外常识系列之22-攀登的保护49户外常识系列之23-常用繩結介紹52户外常识系列之24-绳索的認識57户外常识系列之25-绳子的保养59户外常识系列之26-绳子的选购61戶外常识系列之27-山野安全须知63戶外常识系列之28-64戶外常识系列之29-戶外常用葯品及其用

Bsport体育:户外常识系列收集之汇总doc

  3、途66第二部份67戶外常识系列之30-户外天气知识67戶外常识系列之31-山野雷电防护知识69戶外常识系列之32-户外运动与保险71戶外常识系列之33-高原旅行应掌握的防晒知识73戶外常识系列之34-户外游泳安全须知74戶外常识系列之35-户外徒步行走基础知识75戶外常识系列之36-户外迷路指南76戶外常识系列之37-户外运动之打绑腿78戶外常识系列之38-长途徒步行走的方法78戶外常识系列之39-雪山步行技法79户外常识系列之40-攀冰的危险与风险控制79戶外常识系列之41-户外运动之步行技法82戶外常识系列之42-驴友装备采购指南83戶外常识系列之43-与大海搏击的冲浪运动84戶外常识系列

  4、之44-极富吸引力的户外定向运动85戶外常识系列之45-极富刺激性的探洞活动88第三部份88戶外常识系列之46-户外被毒虫咬伤、蜇伤的应急处理88戶外常识系列之47-户外创伤的处理90戶外常识系列之48-户外摔伤出血的应急处理91戶外常识系列之49-户外运动脱臼的应急治疗方法92戶外常识系列之50-户外防蛇及蛇伤的应急治疗92戶外常识系列之51-户外踝关节扭伤的应急处理94戶外常识系列之52-户外运动脚泡的预防及对策96戶外常识系列之53-山友要保护好膝盖97第四部份102戶外常识系列之54-户外穿越旅行102戶外常识系列之55-户外背包背负与调整103戶外常识系列之56-如何正确背包105戶

  5、外常识系列之57-驴友必备的两个背包106戶外常识系列之58-关于登山包的学问108戶外常识系列之59-洞穴探险必备工具111戶外常识系列之60-话说登山杖和行走杖的异同113户外常识系列之61-坐式安全带的安全使用115户外常识系列之62-户外服装常识119户外常识系列之63-登山鞋123戶外常识系列之64-户外睡袋使用技巧127戶外常识系列之65-驴友背包要合理摆放物品128第五部份131戶外常识系列之66-AA制登山的一些原则131戶外常识系列之67-做一个线-进藏游必备物品139戶外常识系列之70-西藏游的安全知识1

  6、39戶外常识系列之71-西藏气温与旅游140戶外常识系列之72-女性驴友必读141其他142戶外常识系列之74-溺水者的紧急救护145戶外常识系列之75-野外如何应对气候变化146戶外常识系列之76-什么叫高原病,常见的高原病有哪些以及如何急救?149户外常识系列之77-手机短讯在戶外安全上的应用152户外常识系列之78-创伤救护153户外常识系列之79-心肺复苏(CPR)165戶外常识系列之80-户外徒步行走基础知识171专家建议: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高原病172户外常识系列之81-173前言户外运动的定义什么是户外运动?户外运动从广义的字面上可以单纯理解成:一切在“室外”开展的人类活动。根据

  7、国家体育管理中心对户外运动的定义解释: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的带有探险或体验探险性质的体育运动项目群。PP為福建岩頂山1807M户外运动的分类按运动所在的自然环境的场地分类:陆地项目:徒步、野营、溯溪、登山、攀岩、攀冰、探洞、滑雪、山地自行车等 空中项目:滑翔伞(有动力、无动力)、热气球、跳伞等 水上项目:漂流、潜水等综合项目:定向越野、野外生存、野外拓展山地户外运动一、 一般山地户外运动1. 徒步hiking:2. 野营camping3. 溯溪4. 山地自行车二、 极限山地户外运动1. 登山mountaineering2. 攀岩rockclimbing3. 攀冰icec

  8、limbing4. 探洞caving第一部份戶外常识系列之1-登山不宜赶进度資料轉摘於叢林穿行者. 有些山友首次登山,总希望能一口气翻越山顶,事实上这既是不易办到的事,又隐藏着较多的危险性。因为当登山之际,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心脏的负荷也越来越大,具体表现为心率加快、心搏加强,血输出量增多,心脏氧耗量增大。因此,登山时不必求进度,更不宜互相比赛,须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宁可把登山的时间放宽些,也不要急于求成,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上山容易下山难,有爬过山的人,大多以为上山费力下山轻松,事实上未必如此。上山时尽管确实需要付出较多的能量,但下山时的安全性却远比上山时小。而且下山时小腿肚(腓肠肌)高

  9、度紧张,以至从高山返回平地后,多数人要痛上好几天。补救的办法是切勿一口气冲下山,其间多加休息,休息时应不断用双手按摩腓肠肌,以使痉挛解除,血循环改善。另外,下山走得太快,人体有运动惯性,有时会产生不能及时减慢或止步的情况,甚至会绊脚摔倒滚下山来,非常危险。同时还应做好以下准备:1.登山前应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随时携带药物;有高山反应及身体不适者,勿勉强上山。2.要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照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要选择能保障安全的地点和角度,尤其更要注意岩石有无风化。3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领,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4.登山时思想要沉着,动作要缓慢。尤其是老年人

  10、和体弱的人更要注意这一点,走半小时就休息1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5.下山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这样会使膝盖和腿部肌肉感受过重的张力,而使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6.在雪地行军过程当中不要大声喧哗避免造成雪崩。7.爱护自然环境,不破坏景观资源;维护风景区环境整洁,不任意丢弃垃圾。戶外常识系列之2-山野行走步伐原创:泰雷家1.稳定重心山野徒步不同于城市里的柏油道路之处,在于有非常多的上上下下凹凸不平的步道。即使是针对无经验者而设计的较完整路线,有时候仍会遇到凹凸不平的石头路,或到处横生长的树根和滚来滚去的石头;一不注意就容易失去平衡,导致闪腰或跌倒。而且长时间上下行陡坡,一旦按照在城市里的大马路

  11、走路的步伐时,就会变得上气不接下气,甚至会累到无法继续行程。 山野的登山徒步步伐要采用不同于城市平整柏油路面的步法行走,通常柏油路面行走双脚是自然沿水平方向摆动提出去的。但山路的高低起伏凹凸不平,有时候甚至还有滚动的石头,很不好走。登山徒步时,最重要的就是“步行姿势”与“步伐”,首先说明的是步行姿势。头、腰、脚要保持在同一条重力线上,并经常把这条线当作是身体的轴心来移动着走。 方法:将一只脚膝盖抬起、另一只脚着地取得平衡,此时肩膀不要用力,步行的重心要从后脚转为前脚时,要将头部与腰部重心移向前,前脚膝盖不要往前突出,再向前踏出后脚,重新制造一个重心。这样头、腰、脚重心不断移动交替行走的方法就是

  12、正确的步行姿势。上山中心前移,下山重心放在后脚。2.小步伐,慢慢走不论山路的上行或下行,最基本的就是步伐要小。这样的徒步方法,即使不看眼前的状况也能以同样的步伐往前走,除了容易保持平衡外,也可减轻疲劳。 户外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比较,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运动时间长而且运动过程中要背负上个人的生活食用品,如果长时间走在很多上下坡的山路,就像大步快速走在城市街上一样,马上就会喘不过气来。建议新手不妨以平常步行的一半速度,采用小步法,悠闲散步般的慢慢地往上爬着走。徒步行走不单是腿部运动,而是种全身运动。可以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控制节奏。 上坡道就已经觉得累的新手,大多数是只用下半身的腿部肌肉力

  13、量硬爬上山,而上半身的肌肉则呈现胶着完全没有参与运动。相对地,登山老手为了让手腕、背部、腹部肌肉、肩膀等全身的肌肉活动,会将必要的力量分散于每一步。新手只要徒步过程中大方地摆动手臂走,全身肌肉就会得到很好的参与活动。pp by 老痴呆新手一般通常犯的常见错误的就是拖着脚走或用逛街的步伐登山。这种方式走山路,因为身体较难取得平衡,很容易踢到东西而跌倒。此外,因为身体为了行走中困难取得平衡,要用多余的肌肉撑住,反而更容易觉得疲累。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请各位要确实地抬起脚,小步伐,一步步踩稳慢慢往前走。3.全脚掌,稳踏步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尽量用个人中等负荷心跳脉搏次数行走,中等负荷运动强度心跳

  14、(180年龄)X6070%。背部肩沉背挺,全脚掌触地,踏稳脚步再移动重心,尽量保持匀速。很多山友登山徒步经常会大腿或者小腿肚肌肉抽筋,就是登山徒步脚掌踏出没有选择全脚掌着地,或者选择全脚掌着地了但刚好踏在凹凸不平的面上,没有选择好踏点,比如脚掌踏在一个小石头上,这样一移动重心,感觉不对劲,至少要花多四倍的力量来重新平衡身体重心,通常在无谓花掉这些“浪费”的力气平衡身体过程中,是导致脚抽筋的原因之一。所以请尽量选择有土的地面及稳定踏点的地方走。4.上坡外八字,下行重后脚遇到较斜的上坡道时,最重要的是脚要采外八字步走,亦即脚尖向外打开走。我们不妨将脚实际放在陡坡(见上面坡度的定义)上试试看就很容易

  15、得知,若直接将整个脚踩在上斜坡时,脚尖因为是在比脚后跟还高的位置,所以脚踝急激弯曲而无法匀整协调稳定。相反地,如果对着斜面打开脚尖,把脚往横着踩,脚尖与脚踝变成几乎同一个高度,因而脚踝会变得轻松且容易摆动。 请谨慎下坡,即使是缓坡,下坡时也可能会有跌倒的危险,所以一定要一步一步用小碎步确实走才行。下雨过后的路面特别湿滑,更容易滑到,更需要小心。步伐要比上坡时小一些,如果小步走,就算脚不小心滑了一下也能马上恢复平衡,防止跌倒。山地下行时,身体重心切莫注于下行的前脚。如何下行把全身重量集中注于前脚,也就是用一蹦一蹦的样子走下去,这样会造成前脚负担很大,也是造成膝盖疼痛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容易导致身体

  16、精疲力尽不能继续行程。所以请记得在脚往下坡踩的瞬间,将脚踝及膝盖充分弯曲,发挥缓冲作用来着地,重心在后脚。pp by 老痴呆5.高台地,切莫跳下行比膝盖略高的台阶地。徒步线路上,时而可见同膝盖高或比膝盖略高的台阶地,或是斜坡上露出很大的高度落差坡度等。下行这种落差很高的台阶地形时,严禁突然往下弹跳,切切!跳着下,不仅会滑倒、扭伤脚踝、还会有挫伤或骨折的危险性。正确的下行步法是利用边上树根类的植物紧紧抓住,稳住身体重心把脚顺利往下掂着地,或者坐在地上慢慢滑下去着地。戶外常识系列之3-行程表及行程图資料來源:香港青年奖励计划 野外锻练科行程表及行程图一. 行程图 (Route Map)在一张影印的

  17、地图上用不同的颜色笔标出以下各项,方便计划路线. 检查点 (Check Points),通常用表示,并注明编号。2. 计划路线 (Planned Route),即打算採用的路线,应避免走马路及危险地区。3. 后备路线 (Bad Weather Alternative),在遇到坏天气 (如大雨、大雾) 时採用的路线,应避开高山、或沿河溪前进,可走马路。后备路线应以营地或终点为目的地,因为採用后备路线并非中断旅程。若要採用后备路线. 紧急路线 (Emergency Route),在遇到紧急问题 (如队员受伤、雷暴) 时採用的路线,若要採用紧急路线,即是中断旅程,所

  18、以紧急路线必须以最快、最安全的路线到达一处安全地点,如郊野公园管理站、村庄、马路等,方便求援。5. 实际路线 (Actual Route) ,在呈交旅程报告时把实际所行的路线标示出来。pp by 裸大又二. 行程表 (Route Card) 一张记录有以下各项的表格,用以计算行程距离、爬升量、所需时间,并应记录有分段时间及沿途地形、地貌特徵。换句话说,就是整个旅程的详尽计划。1. 日期、时间、组别、成员等一般性资料。2. 2.检查点,以 G R 表示。3. 行进方位角。4. 水平距离。5. 爬升量。6. 出发时间。7. 所需时间。 8. 休息时间。9. 累积时间。 10. 到达时间。11. 沿

  19、途地形、地貌特徵。 三. 拿史密夫定律 (Nalsmiths Law) 拿史密夫定律是根据西方人的体能而订定的一条关于徒步旅行者行进速度的计算方法。一个人在正常负重 (不超过体重 1/4) 下,每小时可走平路 4km ,而每爬升500m,需多加一小时。例如某甲由 A地走到 B地,两地水平距离为 4km,累积爬升量为500m,则某甲需小时才可完成旅程。由上引申得每行 1km需时15分钟,每爬升 20m需时 2.5分钟。利用此方法可计算出旅程所需时间。由于拿史密夫定律非为中国年青人而设,所以可以先用该定律作首次旅程的计,然后按实际的差异再作调整。例如多加 10%或 15%等。戶外常识系列之4-行进

  20、时间规律,熱身與休息控制原创:泰雷家行前热身一定要要做足,起步放慢宜缓行。每次活动前,必须主动花510分钟做伸拉热身运动。这是科学的锻炼方法所必须的。行前花少少时间做准备运动,让肺部预先有效吸收氧气,增加肌肉血液循环,使心脏有一个运动的适应过程,这样可以把身体调整成为适合登山徒步的运动状态。还可以预防很多特发状况及受伤。刚开始登山徒步,不要逞强赶速度。步行山路要花很长的时间,是一种路程较远的运动。有的人急于上山顶,所以开始就急于快速赶路象跑步一样,用这种方式的人,休息次数多,后半段路程不仅速度减缓,有的甚至已累到走不动。刚开始起步,速度稍微放慢点,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通常刚开始的30分钟内,

  21、都要给队伍一个休息调整时间,队员可以利用这个休息调整时间调整鞋带、背包、衣物的减增等。行进时间有规律,疲劳现前要休息。登山徒步的休息方法,分小休息与长休息。无论小休息与大休息,这样一种登山重复休息模式,目的都只有一个:防止疲劳,让身体获得充分休息,恢复精神更利于行走。通常登上徒步大多采步行四十至五十分钟、休息十至十五分钟的方式;建议初学者采步行二十至二十五分钟、休息三至五分钟的小休息模式。这种方法在长时间步行时可以让人觉得不容易累。当然,另外也是要考虑队员的身体状况及后续行程来随机应变,灵活分配休息时间。即使走不到十五、六分钟,看到景观不错的地方或是想歇口气时停下来休息也可以的。最好的休息方法

  22、是“会累之前要休息”。为更舒适、安全地走远路程,减少疲劳的感觉,把体力保存到最后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休息次数如果太过频繁及冗长,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到达目的地,这样反而更累。所以为了掌握自己行走的节凑与休息的步调,请认真明细记录下自己步行时间的纪录,掌握个人的行走节凑。通常登山徒步过程中的小休息,以35分钟内比较适宜,以站着休息为止,调整节凑与呼吸,可以就着这个时间补充下行动粮及水分。还可以等下其他的队员。长时间的休息,可以卸下背包,站立调整呼吸回复正常后再坐下休息。休息时要尽量放松身体,让身体充分休息。怎么舒服就怎么坐,哪怕是躺倒下休息也不妨。找一个树木残枝、岩石上的地方,以最轻松舒服的姿态

  23、坐在上面休息。如果姿势不正确,不仅无法充分休息,一旦气温下降,容易发生脚抽筋等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果找不到适当地点休息,坐在背包上也无妨。背包的背面朝上摆在稳定的地方,让腰的位置变高才能坐得更舒服。休息时要避免肌肉受凉,肌肉受凉特别是休息点选择在面向冷风的山脊时,也一样容易导致肌肉抽筋。休息中可以做的事林林总总,例如用餐、补充水分、做伸展运动、确认路线、衣服的加减等等。建议休息采取主动休息的方法,主动做伸展运动,伸拉步行中常使用到的小腿肚、大腿、背部等部位的肌肉群。就算是花十至十五秒的时间做也一样对预防疲劳很有帮助。戶外常识系列之5-宿营地的选择在野外宿营应选在视野宽阔、通路顺畅、避风阴凉、

  24、地面平坦干燥、并且离水源较近的地方。但是,绝对不可以在峡谷的中央宿营,避免山洪爆发而遭不测。也不可以在河流水渠的附近宿营, 以免水漫金山。悬崖之下经常落石,也不可以宿营。高凸之地寒风嗖嗖,此处宿营难以入眠。雷雨季节不要去树下宿营, 以免遭遇雷电。树木丛生之处也不是理想的宿营地,Bsport体育这里蛇虫较多。泰雷家:营地的选择要有充分的时间做出考虑选择,所以必须每天过正午就应开始留意线路上合适的营地位置选择,切切不可在快近黄昏后才开始选择营地,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一般情况下,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很难再有充沛精力去选择较佳的露营点,况且给我们选择的机会不会太多。 /quote 搭建帐篷入口要选择在背风之处,并远离

  25、可能滚石的山坡。为防大风帐篷四角要用大石头压住。为避免夜间下雨时帐篷可能被淹,应在篷顶边线正下方挖一条排水沟,里面撒上石灰雄黄混合粉,无雨可防蛇虫。帐篷内要保持空气流通,绝对不可以在帐篷内做饭生火。夜晚睡前要检查周围是否熄灭了所有火源,帐篷是否固定结实了。野外宿营需要自挖厕所,厕所应当建在营地的下风处稍低一些,通常是挖一个宽三十厘米左右、长五十厘米左右、深约半米的长方形土坑,里面放些石块和杉树叶(消除臭味)。三面用塑料布或包装箱围住,固定好,开口一面应背风。准备一些沙土和一把铁锹以及一块纸板。便后用一些沙土将排泄物及卫生纸掩埋,并用板将便坑盖住以消除异味。在厕所外立一较明显的标志牌,使别人在较

  26、远处即可看到是否有人正在使用。露营结束时,用沙土将便坑掩埋好,并做好标记,告诉其他参加野外活动的人。 野外宿营睡前要把头灯放在身边随手可取的位置,匕首压在枕头底下,这样如果晚上有意外情况发生,带上头灯,握着匕首就可以冲出帐篷外面逃生,帐篷打不开时可以用匕首快速割开帐篷逃生。 宿营结束不在营地留下垃圾杂物,纸类的垃圾可以焚烧后就地掩埋,塑料瓶、易拉罐等要装入垃圾袋带走,不可随处抛弃,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野外露营遭遇到雷电上不要紧张,只要是在山顶或大树之下,危险性就很小。雷雨天时不要高树之下躲避,手中身上金属类东西最好丢弃。如果逃避不及,那么就地卧倒是最好的避险办法。能力比较差的队员应当尽量安排在

  27、帐篷区的中心位置,如果在宿营条件较差或安全系数较小的危险地域安营扎寨,必须男女混帐,如有意外发生,可以把危险降到最小。資料來源:网易博客 作者:ali8840=选择营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在野外,很多意外都可能发生。在低海拔地区,危险性要小得多,但仍必须遵循营地选择的基本原则。1、在搭帐篷之前,必须仔细勘察地势,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以及那些风化的岩石,一旦发现附近有岩石散落的迹象,绝对不可以再搭帐篷了,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留意,尽量要避免在凹状的地方扎营。万一发现滚石,应立即大声喊叫,通知同行伙伴。2、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许多石块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迹,这是识别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标

  28、志。营地不要选在离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3、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4、雷雨天不要在河滩、河床、溪边及川谷地带建立营地,以防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许多时候,营地都会选择在山脊上或河的两岸,以便于欣赏风景。较为理想的露营场所,不外乎河岸的台地或宽大的河岸。沙地平坦又干燥,而溪谷边有清澈的水流,也有可作为薪材的流木,气候良好时,这里是很不错的宿营地。 但是,如果下起倾盆大雨,山谷里的水很可能会突然暴涨,使河岸没入水中,冲走登山鞋、食品等,甚至连人一起被水流冲走。5、雨季在野外宿营前一定要关注宿营地当地及河流上游地区的气候、水文情况,宿营时要注意在离水面几公尺高的高地上搭帐篷,

  29、不要选择雨水通道,要选排水良好的地方,还要选择危险时可逃生的路径。当一切都安顿好,还需时常注意水源流水量及浑浊情况以及流水声。一旦感觉异常,就要赶快逃。深夜或疲惫时都是导致灾难的主要原因,千万不要粗心或观察不仔细。搭帐篷1、应尽量在坚硬、平坦的地上搭帐篷,不要在河岸和干涸的河床上扎营。2、帐篷的入口要背风,帐篷要远离有滚石的山坡。3、为避免下雨时帐篷被淹,Bsport体育应在蓬顶边线、帐篷四角要用大石头压住。5、帐篷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在帐篷内做饭要防止着火。6、晚间临睡前要检查是否熄灭了所有火苗,帐篷是否固定结实了。7.为防止虫子进入,可在帐篷周围撒一圈煤油。8.帐篷面最好朝南或东南面能

  30、够看到清晨的阳光,营地尽量不要在棱脊或山顶上。9.至少要有凹槽地,不要搭於溪旁,如此晚上不会太冷。10.营地选於沙地,草地,或岩屑地等排水佳的营地。近水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如果远离水源则会给营地带来很多不便,甚至是危险的。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背风风会迅速带走人体的热量,给人制造寒冷,甚至引发疾病,同时大风会卷走帐篷,至少会搅得人员无法休息,点燃篝火就更困难了,做饭取暖也难以保证,所以营地一定要避风。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防兽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

  31、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蝎药品和防护措施。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木灰,会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蝎、毒虫的侵扰。日照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暖、干燥、清洁,便于晾晒衣服、物品和装备。平整营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树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这样会损坏装备或刺伤人员,同时也会影响人员的休息质量。最后请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护自然环境,不伤害野生动物,不乱砍乱伐,不破坏自然植被,不污染水源,撤营时必须将燃火彻底熄灭,垃圾废物要尽可能带出,丢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况无法带走时可将垃圾挖坑掩埋。资料来源:户外资料网

  32、 作者:白云戶外常识系列之6-户外水处理的三种方式 户外水处理的方式主要是烧开,净水药品和过滤器。烧开是最实用最有效的手段。缺点就是浪费燃料,而且比较耗时间。使用净水药片算是以化学的方式进行净化,多半使用的是氯和碘。市场上的主流是用碘。碘片的需要注意避光,避潮。净水药片使用上的优点是便宜,方便,轻巧。比较耗时,一般加入净水药片后二十分钟左右才能喝。缺点是一是有异味异色。这点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解决,比如上面那瓶黄色的药片,就是用来除味的。或者加点果珍什么的。二是病毒无法去除,比如水中的寄生虫。第三个别人会容易引起过敏,同时会和某些食物或是用具起化学反应。总的来说,净水药片因为它的轻巧,便宜,体积小

  33、,还是有着很大的市场。在使用上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等至少二十分钟,二是不要连续使用超过一个星期。 净化过滤器有两个分类,过滤器和过滤净化器。主要的分别是,过滤器以过滤的方式去除细菌和寄生虫。尔过滤净化器除了能去除细菌和寄生虫外,还能去除病毒。 一般的过滤净化器,是通过在过滤的基础上,再以化学的方式出去病毒,比如加碘,所以也具有了前面以化学方式净水的净水药片的缺点。上面贴的这个号称是唯一一个不用化学方式来除去病毒的净水器。使用净化过滤装置的好处是即时可以喝到水,几乎不需要等待,而且几乎也是最安全的净水方式(使用过滤净化器的话)。缺点是价格贵,后期成本也高,滤芯也需要花钱。体积大,重量大。使用时也需要

  34、经常维护,容易堵塞。以上三种方式各有所长,选择什么样的静水方式就仁者见仁了。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戶外常识系列之7-野外遇险的求救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旅友在野外遇险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条件,发出相应的求救信号。一般情况下,按照国际惯例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夜晚遇险火光求救信号是非常有效的。遇险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为保证其可靠程度,白天可在火堆上放些苔藓、青嫩树枝、橡皮等使之产生浓烟;晚上可放些干柴,使火烧旺,使火升高。燃放三堆火是国际通行的求救信号,将火堆摆成三角形,每堆之间的间隔相等最为理想,这样安排也方便点燃。如果燃料稀缺或者自己伤势严重,或

  35、者由于饥饿,过度虚弱,凑不够三堆火焰,那么因陋就简点燃一堆也行。由于不可能让信号火堆整天燃烧,所以要准备妥当,使燃料保持干燥,一旦有任何飞机路过,就尽快点燃求助。 火堆的燃料要易于燃烧,点燃后要能快速燃烧,因为有些机会转瞬即逝。白桦树皮就是十分理想的燃料。如果是驾车旅行遇险,可以利用汽油,但不可将汽油倾倒于火堆上。用一些布料做灯芯带,在汽油中浸泡,然后放在燃料堆上,将汽油罐移至安全地点后再点燃。点燃之后如果火势好将熄灭,添加汽油前要确保添加在没有火花或余烬的燃料中。也可以用灯光做出国际通用SOS紧急求助闪光:三短、三长、三短,一分钟后继续重复。白天遇险,烟雾是良好的定位器,所以火堆上要添加散发

  36、烟雾的材料。浓烟升空后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易受人注意。在夜晚或茂密的丛林中亮色浓烟十分醒目。添加绿草、树叶、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会产生浓烟。其实任何潮湿的东西都产生烟雾,潮湿的草席、座垫可熏烧很长时间,同时飞虫也难以逼近伤人。如果是在雪山荒原,黑色的烟雾则非常醒目,橡胶和汽油可产生黑烟。如果受到气条件限制,烟雾只能近地表飘动,可以加大火势,这样暖气流上升势头更猛,会携带烟雾到相当的高度。字母“FILL”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求救信号,“FILL”可以帮你记住其中主要的信号。单个一根木棒“1”,是最为重要,制作也最简单的一个。尺寸是每个信号长十米、宽三米,每个信号间隔三米。这个尺寸国际通讯卫星也可以发

  37、现。如果是在高山或荒原有搜索飞机飞临时,可用肢体信号表达遇险者的意思。如果是团队旅行遇险,可以把队旗或色泽亮艳的布料系在木棒上,持棒运动时,在左侧长划,右侧短划,加大动作的幅度,做“8”字形运动。如果距离较近,不必做“8”字形运动。一个简单的划行动作就可以,在左侧长划一次,在右边短划一次,前者应比后者用时稍长。 在游人烟的地方,最原始有效的求救方法,就是想着远处齐声呼喊“救命!”。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之后再重复。 如果有女士携带镜子,利用阳光反射即可射出信号光。任何明亮的材料都可加以利用,如罐头盒盖、玻璃、一片金属铂片,有面镜子当然更加理想。持续的反射将规律性地产生一条长线、圆点,这是莫尔斯代码的一种。即使你不懂莫尔斯代码,随意反照,也可能引人注目。无论如何,至少应掌握SOS代码。即使距离相当遥远也能察觉到一条反射光线信号,甚至你并不知晓欲联络目标的位置,所以值得多多试探,而其做法只是举手之劳。注意环视天空,如果有飞机靠近,就快速反射出信号光。这种光线或许会使营救人员目眩,所以一旦确定自己已被发现,应立刻停止反射光线。=野外遇险时的求救信号知识大全在野外,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各种灾难会不期而至。对野外生存者来说,及时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困境,通知别人,求得救援,是非常重要的。遇险求救时,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别人取得联系。发出的信号要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信号种类根据自身的情况

  39、和周围的环境条件,发出不同的求救信号。一般情况下,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信号的种类有:烟火信号火光作为联络信号是非常有效的。遇险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为保证其可靠程度,白天可在火堆上放些苔藓、青嫩树枝、橡皮等使之产生浓烟;晚上可放些干柴,使火烧旺,使火升高。燃放三堆火焰是国际通行的求救信号,将火堆摆成三角形,每堆之间的间隔相等最为理想,这样安排也方便点燃。如果燃料稀缺或者自己伤势严重,或者由于饥饿,过度虚弱,凑不够三堆火焰,那么因陋就简点燃一堆也行。不可让所有的信号火种整天燃烧,但应随时准备妥当,使燃料保持干燥,一旦有任何飞机路过,就尽快点燃求助。火堆的燃料要易于燃烧,点燃后要能快速燃烧

  40、,因为有些机会转瞬即逝。白桦树皮就是十分理想的燃料。 可以利用汽油,但不可将汽油倾倒于火堆上。用一些布料做灯芯带,在汽油中浸泡,然后放在燃料堆上,将汽油罐移至安全地点后再点燃。点燃之后如果火势好将熄灭,添加汽油前要确保添加在没有火花或余烬的燃料中。在白天,烟雾是良好的定位器,所以火堆上要添加散发烟雾的材料。浓烟升空后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易受人注意。在夜间或深绿色的丛林中亮色浓烟十分醒目。添加绿草、树叶、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会产生浓烟。其实任何潮湿的东西都产生烟雾,潮湿的草席、座垫可熏烧很长时间,同时飞虫也难以逼近伤人。黑色烟雾在雪地或沙漠中最醒目,橡胶和汽油可产生黑烟。 如果受到气条件限制,烟

  41、雾只能近地表飘动,可以加大火势,这样暖气流上升势头更猛,会携带烟雾到相当的高度。地对空信号下面所列字母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求救信号,“FILL”可以帮你记住其中主要的信号。单个一根木棒“1”,是最为重要,制作也最简单的一个。尺寸是每个信号长10米、宽3米,每个信号间隔3米。体示信号当搜索飞机较近时,可用肢体语言表达遇险者的意思。旗语信号一面旗子或一块色泽亮艳的布料系在木棒上,持棒运动时,在左侧长划,右侧短划,加大动作的幅度,做“8”字形运动。 如果双方距离较近,不必做“8”字形运动。一个简单的划行动作就可以,在左侧长划一次,在右边短划一次,前者应比后者用时稍长。声音信号如隔得较近、可大声呼喊,三声

  42、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1分钟之后再重复。反光信号利用阳光和一个反射镜即可射出信号光。任何明亮的材料都可加以利用,如罐头盒盖、玻璃、一片金属铂片,有面镜子当然更加理想。持续的反射将规律性地产生一条长线和一个圆点,这是莫尔斯代码的一种。即使你不懂莫尔斯代码,随意反照,也可能引人注目。无论如何,至少应掌握SOS代码。 即使距离相当遥远也能察觉到一条反射光线信号,甚至你并不知晓欲联络目标的位置,所以值得多多试探,而其做法只是举手之劳。注意环视天空,如果有飞机靠近,就快速反射出信号光。这种光线或许会使营救人员目眩,所以一旦确定自己已被发现,应立刻停止反射光线。记住这几个单词:SOS(求救)SEND(送

  43、出)DOCTOR(医生)HELP(帮助)INJURY(受伤)TRAPPED(发射)LOST(迷失)WATER(水)留下信息当离开危险地时,要留下一些信号物,以备让救援人员发现。地面信号物使营救者能了解你的位置或者过去的位置,方向指示标有助于他们寻找你的行动路径。一路上要不断留下指示标,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救援人员追寻而至,在自己希望返回时,也不致迷路如果迷失了方向,找不着想走的路线,它就可以成为一个向导。方向指示器包括:(a)将岩石或碎石片摆成箭形;(b)将棍棒支撑在树叉间,顶部指着行动的方向;(c)在卷草中的中上部系上结,使其顶端弯曲指示行动方向;(d)在地上放置一根分叉的树枝,用分叉点指向行动方向;(e)用小石块垒成一个大石堆,在边上再放一小石块指向行动方向;(f)用一个深刻于树干的箭头形凹槽表示行动方向;(g)两根交叉的木棒或石头意味着此路不通。(h)用三块岩石、木棒

  ,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